?
2018年11月5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吸引了58個國家超過1000家企業參展。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中外貿易的日益昌盛。在對外貿易中首要解決的就是語言溝通問題。翻譯服務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很多企業都意識到翻譯質量的重要性。但是卻對于翻譯質量的評判標準不太了解。今天譯雅馨翻譯就給大家說幾個翻譯標準。而翻譯標準是衡量翻譯質量的先決條件。首先。在1898年。清代著名翻譯家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中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信”就是指忠實于原作的內容。把原文完整而準確的表達出來。“達”就是指語言通順易懂。符合規范。“雅”就是指在滿足“信。達”的基礎上使譯文流暢。有文采。嚴復是中國近代翻譯史上學貫中西。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翻譯家。也是我國首創完整翻譯標準的先驅者。他提出的“信。達。雅”這條著名的“三字經”對后世的翻譯理論和實踐有很大的影響。其次。就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提出來的翻譯標準-“寧信而不順”。這條標準并不是告訴人們要一味地追求“信”。而不顧譯文的流暢與通順。魯迅認為:“凡是翻譯。應當做到兩面兼顧。一方面要力求其易解。另一方面還要保存原作的風姿”。如果在“信”和“順”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當遵循“寧信而不順”的翻譯標準。因為譯得信而不順。最多是看不懂。細想一下也就懂了。譯得順而不信。卻會讓人陷入迷途。接著。就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提出的“神似”和“形似”。1951年。他在《高老頭》的重譯本序中寫道:“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他對于翻譯標準的理解對我國的翻譯理論建設以及翻譯實踐有著非常大的指導意義。最后。就是由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提出的翻譯標準-“化境”。他覺得文學翻譯就是把作品從一國語言轉變成另一國文字。但是在轉化的過程中。不能因表達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其實錢鐘書先生提出的“化境”和“神似”與“形似”這兩種翻譯標準。都只是針對文學翻譯而言。對于其他類型的翻譯。我們應該遵循嚴復提出的“信。達。雅”以及魯迅先生提出的“寧信而不順”這兩種翻譯標準。譯雅馨翻譯在翻譯領域精耕新作14年。為數萬家客戶提供翻譯服務。始終堅持“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服務理念。通過更好的翻譯服務。方便信息。語言的交流和溝通!垂詢:400-90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