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譯員在作翻譯時特別是遇到文化難點時,應該充分考慮外國游客的感受與反應,以游客為取向,使譯語符合游客的文化習慣易于接受,以激發他們的游興。但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外國游客是被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景觀所吸引來的,因此導游口譯的譯語還應在讀者接受范圍內最大程度的保留異國的文化信息,滿足他們求“異”的心理。基于上述原則與標準,針對導游口譯中文化現象的處理以及跨文化交際障礙的克服,我們將類比、增補譯、刪減等英語導游口譯策略技巧向大家簡要介紹。
1.類比
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也有其相似性。導游口譯在翻譯中國一些特殊的文化負載詞的時候,可能有些難度,或者是越講越不明白。而這些中國的東西正好和西方的有相似性,這時運用類比的方法可以簡潔、準確地介紹這些人物或景點,使外國游客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理解中國文化信息,通俗易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實現交際的有效性,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例如:“濟公”在中國幾乎人人皆知,他殺富濟貧,是個好漢。不過,外國人對此人卻一無所知,這時,如果導譯員能想到西方與濟公相似的人物羅賓漢,就可譯為: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ing the rich and helping the poor.游客一聽就懂了,同時這種譯法也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使其較好的記住Jigong這個人物。相似的還有:徐霞客—China’s Marco Polo,西施—the
Chinese Cleopatra(rare beauty),拜天地—Thanksgiving Ceremony Performed in Marriage Ceremony,清明節—Chinese Easter,除此之外,在講解景點的地理位置與修建時間時,為了不增加游客理解記憶的負擔也可采用類比法,可謂是點睛之語。例如:針對桂林的簡介:“桂林位于廣西東北部,東經114度,北緯22度,海拔150米”。若直譯為:“Cuilin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Cuangxi,about 114E,22 N and an elevation of 150 meters.”就顯得過于專業不利于游客理解,這時可以采用類比譯法:“Cuilin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Cuangxi,at the same latitude as Miami and an elevation about 150 meters.”(桂林位于廣西東北部,緯度與邁阿密相同,其海拔為150米),用西方游客所熟悉的地方作比較,雖未完全忠實于原語,但此譯語傳達了主要交際信息易于理解,促進了跨文化交流。同時也使一時遠離故鄉的游客倍感親切。
2.增補譯
由于中外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增補譯是在直譯的基礎上,補充一些外國游客不熟悉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背景知識,以助于他們理解并以此喚起他們游玩的興趣。同時也使他們學到了中國的歷史文化。
例如,對于紹興的介紹:“紹興是越瓷的產地”,如果直譯為“Shaoxing is the home of Yue porcelain”,外國游客很可能會感到迷惑,他們中的大多數并不知道“越”是紹興的古稱。因此可以繼續補充說明“Yue is a state name used to refer to the Shaoxing region in ancient China”.
又如:這是新建的羅漢堂。中國的石洞和寺廟中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導譯員:“Th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In stone caves or Buddhist temples there are‘16 Arhats’,‘18 Arhats’,or‘500 Arhats’.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譯員考慮到游客的接受能力,靈活的運用增補譯使譯語符合游客的文化習慣并易于他們理解接受,同時又能滿足游客求“異”的心理,向他們宣傳了中國的宗教歷史文化。更增加了旅游景點的魅力與吸引力。若直譯的話,外國游客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一些特別的文化負載詞,對于“羅漢”百思不得其解,自然會掃了興致。
3.刪減
旅游景點中文介紹引經據典,地陪以及當地居民也有可能張口滔滔不絕,許多晦澀難懂的詩詞,凌亂繁瑣的古代紀年、地名、官職名不免會出現。導譯員是為旅游者服務的,為了讓外國游客對中國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導譯員在保證主要交際信息未遺失的情況下,可以有選擇的將沒必要的晦澀的內容刪減掉,使主要的文化信息簡潔明了,易于理解掌握,同時也迎合了外國旅游者的需求。
例如:“風景秀麗的嶺南明珠惠州市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雄踞于今日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珠江二角洲經濟開發區。惠州隋朝稱循州并設府。公元1021年始改稱惠州。據《方興紀要》載,惠州‘東接長汀,北連贛嶺,控潮梅之襟要,半廣南只輔翼,大海橫陳,群山擁后,誠嶺南之名郡也。”’文學典故《方興紀要》載的一連串內容,其實也就是為了說明惠州市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所以不必噦噦嗦嗦的全部翻譯,講的太詳細反而會越講越糊涂。原語中那些華麗的修辭如“風景秀麗、蒸蒸日上”沒有實在的意義,都可以刪減掉,使譯語傳遞的文化信息更簡潔、精確、易懂。因此,導譯員可將其譯為:Target Text:Located at the south east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city is an open z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ear River Delta.It used to be named Xunzhou during the Sui Dynasty (58l一618 AD).In 1021 it was named Huizou.This 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spot for its strategic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4.自創詞
作為一種特殊的口譯類型,導游口譯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趣味性、文化性、靈活性。趣味性是其一大特色。有經驗的導譯員為了使自己的導譯效果更佳,更有效地完成任務,便會在翻譯中創造些新詞,并提供更多有意思的背景故事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向旅游者譯介一些簡單的俗語、諺語、俚語、俏皮話、地方話等,同時教他們學點中文,制造些趣味。
如:當地居民介紹:“這種冬青樹,你們稱為‘圣誕樹’,我們俗稱‘鳥不宿’。”導譯員靈活的譯為:“This holly is what you call a“Christmas tree”.It is locally known as“unperchable”.(It’s my coined name.The“unperchable”comes from‘‘perchable”.You see,the tree leaves are so sharp-pointed that even a bird cannot perch on them.That’s the story.)”事實上,這種冬青樹在歐美被稱為“Christmas tree"不用介紹,游客也明白,這里導譯員自創新詞"unperchable”并且又接著向游客講了相關的背景故事,在確保游客理解這種植物的同時又加入了新的解說元素,將中國的異域文化“鳥不宿”有意思的故事展示給了他們,增加了趣味性,也激發了客人的游興,不失為好的譯法。
以上是針對導游口譯工作的特性,充分考慮游客的感受與反應,樹立以游客為取向的標準,對處理文化元素的一些翻譯技巧。但是導游口譯員運用技巧的靈活度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國家對一些地名與景點名的標準譯法是作了規定的,在翻譯的時候,譯員就應該遵守這些規定,以維護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如:北部灣(Beibu Gulf)不能譯成Northern Gulf,南沙群島(Nansha Islands)不能譯成“斯普拉特力島”(Spratlv Islands)。導譯員還要注意,野蠻低俗不合法的沒有必要翻譯給外國游客,縱然它蘊含有一定的文化信息。
導游口譯工作具有跨文化性,這一性質要求導譯員講解翻譯服務的內容應該是廣泛的,要求導譯員能夠知天文、曉地理、通古今,博學多識,幽默風趣。導譯員除了要具備廣博的百科知識,還應擁有跨文化翻譯交際的本領與技巧。掌握了以上這些技巧并不是萬全之策,要做一個稱職的導游口譯員,一個合格的文化使者,只有不斷努力提高中西方文化修養,增強跨文化意識,不斷充實更新翻譯學、跨文化交際研究等方面的知識,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總結方法,提升水平。
相關推薦:上一篇:禽流感生物化學術語翻譯
下一篇:冒牌手語翻譯正式進入精神病院